第(3/3)页 南星照看凛凛,对他感情格外不一样。 “娘娘,凛凛再聪明早慧,也还是个孩子。奴婢觉得,他不该跟着王爷颠沛流离,而是应该留下来,好好学本事。” 至于嫣然,毕竟是王爷的“亲生女儿”,去留无法选择。 可是凛凛不一样。 明面上,他还不是晋王的儿子,所以他的去留,可以自行决定。 南星想的是,倘若把凛凛留在京城,留在唐家,她也可以帮忙照看。 唐竹筠却道:“颠沛流离,对他来说,未必就是坏的体验。” 伟人三起三落,人的一生,总有高低起伏。 读万卷书,也需要行万里路;苦难,尤其是还有父母庇护之下的苦难,对孩子来说,是很好的磨炼。 人生本来就是开巧克力盲盒,他早晚都会开到苦涩的品种。 现在的经历,可能是以后的财富。 唐竹筠想的还更多。 虽然凛凛经历过贫困的日子,但是那种贫困,到底是相对父兄的身份而言的。 这个时代,真正的贫困,是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更残酷的,还可能有灾年的易子相食。 倘若晋王能成事,日后凛凛就是他的继承人。 一个脚底板没有踩过田地的孩子,一个没有见识过真正贫困的孩子,日后怎么能寄希望于他心怀天下穷苦百姓? 何不食肉糜,本质上是教育的缺失。 唐竹筠有时候想想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,别的母亲教育不好孩子,最多毁自家三代;她若是教不好凛凛,即使只是很小的缺点,乘上他手中可能掌握的无尽权力,都会被无限放大。 虽然人不可能尽善尽美,但是她希望,凛凛能身心健康健全,读万卷书,也行万里路。 只要没有生命危险,吃点苦,不是坏事。 秀儿点点头:“一家人,是要在一起。” 南星道:“那以后怕是有段时间,奴婢都帮不了娘娘了。” 唐竹筠爽朗笑道:“放心,以后我们都不在京城,有的是事情麻烦你。过来,南星,我给你把把脉。” 南星需要一个孩子。 即使不是必需品,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为人诟病。 人是社会性动物,在一个以生育为女性重要评价标准的社会之中,生一个孩子,可以解决掉很多问题。 唐竹筠由衷地希望,南星日后也万事顺遂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