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尤其是锤匪贺今朝竟然也敢领兵来京畿附近劫掠,此事让崇祯暴躁的很。 可此时明廷已经焦头烂额了。 首先是李自成、张献忠等人在东南部加上锤匪贺今朝的起义。 他们从西北到中原,更远的到了长江的中下游,使得明廷防不胜防。 北边的蒙古,除了归降清朝的以外,大多都称贺今朝为天可汗。 明廷想要利用战斗力最垫底的蒙古人做牵制,也没有什么好策略接待引诱他们。 最让崇祯感到棘手的便是新建立王朝的大清,是战是和,举棋不定。 战又打不过。 和又丢不起堂堂上国的脸面。 放在朱棣那个时候,这群野人算个屁啊,还得遣使觐见呢,可现在清军根本就不往大明朝廷遣使。 在找不到一个合适人手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,崇祯把杨嗣昌想起来了。 此人是原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,虽然杨鹤被锤匪贺今朝所拦截,关在山西的监狱当中。 但崇祯对杨嗣昌的感官很好,尤其是发现他有军事才能之后,比他老子强上不知多少倍。 可惜杨嗣昌的继母死的不是时候,现在夺情也把杨嗣昌给叫来了京师。 杨嗣昌上了三次请辞,被崇祯拒绝,这才在战事结束后到达京师。 杨嗣昌在居丧期间自是没闲着,努力的学习充实自己,就是避免有朝一日走上他爹的旧路。 因为身居高位,结果没整好,反倒还落入了贼寇的手中。 崇祯召见杨嗣昌的时候,因他侃侃而谈,才思阔达,且工于笔札,富有辩才,又颇能揣摩崇祯的心思。 杨嗣昌与历任兵部尚书那种木讷卑微的样子截然不同,且言谈当中充满了自信,被崇祯视为能臣。 杨嗣昌受到皇帝的数次召见,而且都超过了规定的时间,几乎是言听计从,激动的拍桉叫绝,大呼恨用卿晚。 皇帝并没有因为他爹的缘故都疏远他,反而极为赏识,让杨嗣昌感恩戴德。 杨嗣昌为了报效大明,接连不断的向皇帝陈述他关于治国平天下的主张。 他提出深思熟虑,可以摆脱大明内忧外患的三大方针。 第一便是攘外必先安内。 匪是必须要剿的! 第二必先足食然后才能足兵。 第三必先保民然后才能荡尽贼寇。 杨嗣昌的三条施政纲领,以及一系列提出来的建议,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。 因为他爹的缘故,收集了锤匪不少资料。 至少贺今朝做到了保境安民,足食足兵,才能够横行西北,无人能挡。 西北那种苦寒之地,历经天灾人祸,能有多少耕种的土地? 能有多少可以充当士卒的人口? 贺今朝都能依靠那些贫瘠的土地拉起一大批人马,横行京畿,甚至还能打的清军狼狈逃窜。 大明拥有两京十三省,只要也能做到,区区锤匪算个屁啊? 杨嗣昌也看出来贺今朝是外强中干了,他麾下的人口不足,否则为何要不远千里的从京畿附近抢掠人口呢? 崇祯对于杨嗣昌的理论在一开始还是有些迟疑的,毕竟这是老生常谈。 朕每年花几百万两银子,如何不足食了,不保民安民了? 但杨嗣昌就是会说话,他向崇祯强调自己不是老生常谈,也不是重复的空话套话。 清军二次南下所显示的外患,与正在蔓延的流寇驰骋中原的内忧。 两者之间孰先孰后? 这是在战略上无法回避的抉择,也是兵部尚书最应该考虑的事情。 否则东一锤子西一棒子,本就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明廷,根本就无力两方招架。 别看擒获又杀了闯王高迎祥,但依旧没有让那些起义军感到害怕。 死了高迎祥,李自成又接过了闯王的称号。 特别是一个不曾称王的锤匪贺今朝,那更是反贼当中的大贼头。 别看他的声势没有李张二人大,但这小子蔫坏,是朝廷的心腹大患。 所以宣大总督必须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担任,卢象升就最为稳妥。 足可以避免锤匪再东行畅通无阻的来到京畿附近作乱,一旦贺今朝攻进京城,那整个大明的社稷都会遭到颠覆。 不可不防! 尽管锤匪只到达了昌平城,可崇祯自是晓得当年进皇宫杀皇帝的幕后指使就是贺今朝。 尽管张献忠等人掘了中都皇陵,清军焚毁了天启的皇陵,可都跟贺今朝比不了。 因为那些都是死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