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 众望所归-《捺钵王朝》
第(2/3)页
“太医院要昼夜轮流守护。我们就在外面,有事随时通知。”
这间枢密院的公事帐由两个帐篷联通组成,里面一间摆着书桌床铺,值守的官员在这里批阅公文和休息,外面一间接见客人。现在大臣们都退到外间,留下皇帝和服侍他的人在里面。
在外帐的接见大堂,众人面对面坐到两排扶手椅上,大眼瞪着小眼说不出话来。原本就千头万绪的朝政这下更加乱了套。每个人心里都是一片茫然,甚至浮上了不详的预感。南京危若累卵,能够派出的军队都派光了,后续的援军还在各个部落里征集,最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开到此地集合。南京能坚持到那时吗?御帐大营是应该呆在这里原地不动,还是撤往北方更安全的沙漠草原?大敌当前,巨厦将倾,皇帝却躺在床上不省人事。这种状态如何了局呢?
皇帝到现在没有立太子,就是立了也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。皇长子耶律隆绪今年虚岁九岁,他生于保宁三年971年年底,到现在的保宁十一年979年五月,实际来到这个世界还不到八年。皇次子隆庆比他小将近两岁。这么小的皇子怎么也不可能坐朝理政。
王公大臣中要是有一位众望所归的宰相,应该也能暂时应付危局。可是作为首辅的北院枢密使韩匡嗣显然不行,无论人望威信还是能力政绩他都不能孚众。今天早上他还在大言不惭地说宋人不可能入侵,现在已经是个笑柄。不要说别人不服,就是他自己也没有站出来力挽狂澜的胆量和气魄。其他人更没有一个提得起来。耶律斜轸等人都去了前线,在场资望最高的就是南府宰相耶律沙。老将在他最擅长的打仗上也不过是个中平之才,更不要说需要文韬更胜武略的朝堂之事了。他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,平时没有超越本分的野心,现在更没有挺身而出的打算。北院副使耶律抹只就是个靠关系爬上来的庸才,既无能力也没有担当。南院枢密使郭袭和北府宰相室昉也许不缺乏能力,但是作为汉官,又没有韩匡嗣那样的根基,这种事根本想都不用想。
“是不是去找吴王、蜀王他们几个宗室来商议一下。”耶律抹只忽然提议。
按说想到这里是最正常不过的了。近枝王爷们都是天潢贵胄,当此危难时刻,最应该共担天下。可是今天这么重要的军事会议皇帝都没有召他们参加,还不就是怕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。太祖皇帝一脉的天潢贵胄除了皇帝这一枝,活着的不多了:三皇叔吴王耶律稍,就是刚刚和韩匡嗣大闹朝堂的那一位。五皇叔蜀王耶律道隐,让国皇帝耶律倍和汉人宠妃高美人所生的皇子。还有皇上的异母兄弟耶律只没,因为鸩毒案正被流放在北漠乌古部。还有一个正枝王爷,太祖嫡孙,就是正在西南招讨使任上的宋王耶律喜隐。要是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,他一定会不要命地往回奔,当仁不让地挺身而出。他早就盼着这一天呢。
韩匡嗣狠狠地瞪了他的副手一眼,心想,还嫌这里不够乱吗?他能够想像,吴王一到定会提出召回宋王。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乱,外敌未到,内祸先起。
“只有请皇后出来暂摄朝政。”韩匡嗣道。
他本不想自己开口来说这句话,因为女儿是皇后的弟妇,多少应该避嫌。可是事态紧急,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。契丹后族地位崇高,很多时候都可以和皇族平起平坐。皇后的精明干练大臣们也早都耳闻目睹。众人刚才都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唬得灵魂出窍,一时竟然没有想到这个最顺理成章的人选,听北枢密一说才个个都像恍然大悟。抹只本来就是皇后的人,听了这句话恨不能吞回刚才的话,连连点头道:
“燕王说得对。正是应该如此,皇后英明睿智杀伐决断不后于男子。皇后临朝称制我朝也有先例。国不可一日无主,何况现在这个危急时刻,应该立即请皇后临朝主政。”
“老夫也正想到这点,这个时候只有皇后能够孚众。”耶律沙道。他虽然今天在朝会上附和吴王,但也深知这些王爷的颟邗糊涂。他自己早晚要上战场,作为武将,最怕朝廷内乱,他可不想把自己和万千将士的性命交给那些只会搅混水的人。
郭袭、室昉作为汉官不便抢先开口,不过以他们的见识看得很清楚,朝廷内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担此重任。
“皇后驾到!”突然,一个尖细的喝道声在枢密院的院门口响起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