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龙勿用 第112章 见儒求疑-《超能: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刚居旻杰说了,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。

    “当然,我们有些灵力者在这里面定居了下来,结婚生子,那他们的小孩自然也是生活在这里。所以跟外面城市管理一样,我们这里也有医疗、教育、交通这些事情,只是相对简单很多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,还有……”

    原来“小世界”还涉及这么多,城市治理、人文风俗、条文规定……

    随后,李朝授也帮忙做了一些补充。

    “好了,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,基本上都讲完了。”

    萧易寒举手,问道:“那个,我能跟这位李老师请教一下学问吗?”

    居旻杰笑了笑,道: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李朝授也有点意外,他一直在青州城潜心治学,于外面名声不显,看来这年轻人是真的想找人讨教学问,或者找人解惑了,想到此处,他笑道:“不知道这位小友,有什么想跟我讨论的呢?”

    “请问先生,对‘格物致知’有何见解及看法。”

    李朝授稍微愣了愣,随后理了理思路,道:“‘格物致知’,是儒家的基本理论之一,出自于《大学》的开篇“大学之道”中: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”

    “后人将《大学》中的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称为儒家“八目”,可见儒家认为,修身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格物和致知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,‘格物致知’的本意是: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,懂得何时‘停止’追求物事,内心才能获得安静,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,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。此处的‘格’为‘法则、标准’的意思,‘格物’就是‘遵照法则限止物事’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后来许多儒家学者将自己的观点带入了‘格物致知’中,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。”

    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宋朱熹和明朝王阳明,他们以自己的哲学观点分别诠释了“格物致知”的意义,也因此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两个高潮。”

    萧易寒等李朝授说完才问道:“这些书上都有说,请问先生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,又或者有自己的解读吗?”

    “小伙子问得好,这么跟你说吧,一千个人,有一千个人的‘格物致知’,只有形成自己的‘格物致知’,才是儒家真正理论开创之路。而你问到的,是我的‘格物致知’是什么,我能够回答得了你的,就是我的治学之路,在自己钻研最深的领域,写出自己的道。”

    “好比工业领域说的‘工匠’,经历过一万小时以上的练习累积,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,有如生产潜艇的钳工,能够将他打磨的工件控制在多少丝之内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。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1万小时的锤炼,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所说的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‘格物致知’,这就是‘道’。”

    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‘道’。”

    “书上学到的,只是知识。当你把这些知识,结合自己的思想,才能变成自己的‘道’。”

    萧易寒沉思着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“道”,只有结合自己的所学、所思、所想、所得、所悟,才有可能总结出真正属于自己的“道”。

    之前一直陷着的思维陷阱,在此刻,萧易寒感觉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仿佛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
    萧易寒起身,向李朝授弯腰鞠躬:“感谢先生解惑!”
    第(2/3)页